數字中國時代,物流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產業,正邁向智慧化、數字化的新未來。《基于大數據的中國公路貨運行業運行分析報告(2017)》表示,要提高公路貨運通道通行能力,推動公路貨運組織模式創新,推動市場主體規模化發展,推進設施設備標準化及共享,提高貨運駕駛人員職業素養,加強貨運行業綜合治理能力。
據悉,這一報告由G7智慧物聯網公司攜手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共同發布,縱覽了過去一年公路貨運市場的總體運行情況,并基于行業大數據,從貨運行業的安全行為、運行效率、綠色節能、企業成本四大方面做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行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圖: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吳文化(右一)、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楊文銀(右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際剛(右三)、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施先亮(右四)、G7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宋旭軍(右五)
大數據有效識別事故高發路段,京港澳高速公路衡陽路段危險系數最高
公路貨運安全與交通基礎設施、貨車車況、駕駛司機、運行時間、貨物裝載、氣象條件等因素緊密相關。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與貨車運行相結合,通過危險預警、風險預判、全程監控等智能化技術手段,預判道路情況、自動監控車輛異常、干預危險駕駛行為、給予危險因素預警,將保障公路貨運尤其是冷鏈、危險品等專業化運輸的在途安全。
基于駕駛員超速、急剎車、急加速三項危險行為,可以有效識別事故高發路段。報告數據顯示,京港澳高速公路的衡陽市路段危險系數最高,連霍高速公路三門峽市路段、大廣高速公路贛州市路段次之。報告還分析指出,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貨運車輛中,司機最易犯困的時間段是5:00-8:00和14:00-17:00,此時出行尤其要注意提高警惕。
從司機駕駛行為上看,2016到2017年,公路貨運行業單車千公里超速次數持平,急剎車、空檔滑行、緊急事件次數則有所降低,整體安全評分從45提升至51。尤其在危化品、冷鏈等專業化運輸方面,數字技術應用帶來的安全管理價值凸顯。報告數據顯示,從2017年4月到12月,危化品道路運輸風險車輛占比大幅度下降,從6%降低至不到1%,高風險次數和中風險次數均明顯減少。
公路貨運車輛平均油耗下行,新能源車逐漸應用
油耗是車隊成本的較大支出項之一,也是綠色、低碳出行需要重點關注的部分。報告顯示,公路貨運全行業平均油耗水平在逐步降低,尤其是快遞快運業,相對于行業平均水平而言表現出了更明顯的油耗優勢。
隨著新能源車在公路貨運領域的逐漸應用,其明顯的節能減排優勢備受關注。與同類型燃油車相比,城市配送的新能源車單車日均行駛170公里,減排二氧化碳33.75千克。
報告研究還表明,貨車整車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升6%到8%。僅從貨車車輛自身技術水平來看,國產貨車技術相比進口車,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路橋費、燃油費在公路貨運成本中占比近6成,貨車司機駕駛行為影響油耗
公路貨運的成本構成,主要包括輪胎費、維護費、燃油費、路橋費、人力、折損、納稅等方面,其中路橋費超過30%、燃油費28.4%。而企業管理,包括司機駕駛行為管理、ETC或油卡等便捷方式應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成本節約。報告測算,企業管理成本上升約3%,因整體效率的提升帶來的成本下降可以達到12%。
報告指出,短期內對油耗影響最大的因素來自于貨車司機的駕駛行為,這也是成本節約需重點關注的部分。相較行業平均水平,在相同路線、相同車型的情況下,樣本最優駕駛行為下車輛單月百公里可節省油耗13.3%,單車全年可節省成本7.4萬。應用油卡加油,則單車年平均可節約燃油支出約3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