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州委、州政府團結帶領全州各族人民群眾迎難而上、真抓實干、破浪前行,堅持以洱海保護治理統領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努力以綠色制造、智能制造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奮力推進洱海高質量保護與流域高質量發展。如今,"積極應變、結構調整、產業轉型、綠色發展、數字賦能"已然成為大理州工業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調布局轉方式
洱海流域產業轉型成效初顯
如何同時做好"洱海保護治理"與"產業轉型升級"一直以來都是大理州面對的發展考題。
一方面,州委、州政府當機立斷,根據現實條件與科學規劃,堅決淘汰落后產能,開展"散亂污"治理,全力推進洱海周邊區域的水泥生產企業產能轉移和搬遷轉移工作。2019年12月31日,流域內3家水泥廠如期全面關停并及時啟動產能轉移。近年來,全州累計拆除鋼鐵煉鐵高爐3座、40噸電爐2座,退出鋼鐵產能161萬噸﹔拆除水泥熟料生產線12條,淘汰退出水泥熟料產能509萬噸。
另一方面,一批企業在創新引領、循環發展上狠下功夫。順豐環保以流域周邊餐廚垃圾、畜禽糞便、作物秸稈、洱海藻泥等為原料開展綜合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打造環保新業態﹔華新水泥(劍川)公司、祥云大宇包裝、云龍鉑翠入選省級綠色工廠﹔歐亞乳業成為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大理卷煙廠榮獲全省煙草行業"能效領跑者"榮譽。預計2020年全州將實現節約用水3160立方米、節約用電10.06萬度、節約用煤125.6噸,獲取直接經濟效益760.98萬元﹔預計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將達95%,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59立方米。
重生態強產業
綠色發展推高工業經濟質量
產業是大理州工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十三五"期間,大理州以"綠色能源牌"為突破口,持續撬動工業提質提效,有效將綠色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按照"綠色低碳、土地集約、布局集中、產業集聚、項目集群"的發展原則,大理州加快清潔能源消納、推進礦電結合,舉全州之力在鶴慶縣規劃建設面積73平方公里的綠色低碳水電鋁精深加工產業園,累計完成投資74億元,園區道路、連接公路、引水工程、供電線路、鐵路貨場、變電增容等配套基礎設施迅速得到完善,先后引進鶴慶溢鑫鋁業、云南其亞金屬等企業入駐。截至2020年11月,溢鑫鋁業、其亞金屬兩個綠色低碳水電鋁一體化項目分別累計完成投資12.33億元和16.76億元。預計2020年實現原鋁產量39萬噸,實現工業增加值9.4億元,產值50億元,完成工業用電54億度。鶴慶綠色低碳水電鋁材加工一體化產業集群正逐步成為全州工業經濟重要增長極。
強支撐促融合
信息化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0年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之年,如何融入國家及省的發展戰略、全面加速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大理州作了積極嘗試。
2020年6月24日,僅歷時一個月就實現中國長城(云南)網信事業配套保障工程項目從項目簽約到產品下線,云南首臺PKS自主安全電腦在大理誕生,大理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零突破。云南省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大理)產業園應運而生、掛牌落地,與中電科技、中國系統、中電數據、中企云鏈、文思海輝等18家國內知名企業簽訂框架協議。嘉士伯啤酒智能化生產線及產能配套項目、來思爾特色乳制品智能化工廠一期、北衙礦業數字化礦山等"兩化"融合項目加快實施,滄龍物流啟用物流管理云服系統,大理卷煙廠實現智能烘烤,歐亞乳業數字化工廠建成投產,全州上云商平臺的企業超過405戶,數字經濟賦能工業經濟轉型發展全面提速。
綠色大理,未來可期﹔數字大理,發展無限。"十四五"期間, 大理州工業經濟發展將緊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總體部署,拔高統籌工業經濟發展的戰略布局和戰術運用能力,著力解決好"發展格局、發展環境、發展路徑"三個核心問題,主動適應洱海流域產業轉型升級,強化大理"雙中心"工業支撐,著力推動傳統產業高效化、綠色產業高端化、數字產業基地化,推動工業經濟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楊鈺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