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降至50%以下,全球經濟收縮壓力加大 —2022年10月份CFLP-GPMI分析
來源:大理滄龍物流有限公司 發布人:admin 發布時間:2022年11月7日 點擊:472次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2022年10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49.4%,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環比下降,繼2020年7月以來首次降至50%以下。分區域看,歐洲制造業PMI連續3個月在50%以下,且降至48%以下的較低水平,制造業下行壓力繼續加大;美洲制造業PMI連續5個月環比下降,降至50%附近,制造業增速持續放緩;亞洲制造業PMI由升轉降,制造業增速較上月放緩;非洲制造業PMI由降轉升,制造業增速較上月有所加快。
從指數走勢看,全球制造業PMI經過數月后再次降至50%以下,意味著全球經濟收縮壓力加大。分區域看,歐洲制造業面臨持續收縮壓力,且有繼續加劇的跡象,成為全球制造業持續下行的主要影響因素。此外,美洲制造業PMI雖仍在50%以上,但近期也呈現持續下降走勢,美國制造業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亞洲和非洲制造業PMI沒有出現持續下降走勢,但也有波動下行的跡象。
總體來看,當前全球經濟下行態勢基本確定,不確定的只是下行幅度會有多大,下行時間會有多長。為抑制通脹所采取的緊縮政策疊加持續的疫情和地緣政治沖突影響都推升了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目前看,持續的加息政策對抑制通脹的效果存在遲滯效應,但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卻有所顯現。世界貿易組織發布報告稱,全球貿易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失去增長動能,2023年增速將大幅下降。報告將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速預期下調至1%。IMF最新報告將2022年全球GDP預測增速下調至3.2%,比年初時的預測下調1.2個百分點。同時,IMF將全球通脹預測從2021年的4.7%上升到2022年的8.8%。
經濟失速風險與通脹壓力飆升共存,全球經濟面臨"冰與火"的考驗,各國政府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更高的智慧來平衡全球經濟的體溫。面對疫情影響、大宗商品波動、通脹以及債務危機等全球性問題,需要各國政府求同存異,共同應對,通過深化各領域的經濟合作,增強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韌性,才能實現世界經濟的穩定復蘇。任何只顧及局部利益的政策未必能產生積極效果,卻容易對全球經濟恢復產生負面的外溢效應。
歐洲制造業下行趨勢加劇,PMI降幅較上月擴大
2022年10月份,歐洲制造業PMI為47.1%,較上月下降1.7個百分點,繼續刷新自2020年6月以來的新低記錄,且降幅較上月擴大1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運行在50%以下。從主要國家來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制造業PMI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指數均在50%以下。德國、英國和西班牙制造業PMI環比降幅超過2個百分點。
歐洲經濟在疫情和地緣政治沖突的持續擾動下,繼續快速收縮,且有進一步加劇的跡象。歐洲各國面臨通脹壓力上升和經濟停滯的雙重打擊。歐盟統計局初步統計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后,2022年第三季度歐元區和歐盟國內生產總值均環比增長0.2%,相比二季度增幅大幅縮小。二季度歐元區GDP環比增長0.8%,歐盟GDP環比增長0.7%。與此同時,10月歐元區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到10.7%,再創歷史新高。其中,10月能源價格同比上漲41.9%,是推高通脹的主要原因。在歐元區19國中,有11個國家的通脹率達到兩位數。能源危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成本,減少了實際收入,進一步加劇了需求收縮壓力。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也表示,歐元區經濟衰退已有跡可循,可能在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進一步加劇。
美洲制造業繼續下行,PMI連續下降
2022年10月份,美洲制造業PMI為50.1%,較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環比下降。主要國家數據顯示,美國、巴西和加拿大制造業PMI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美國制造業PMI連續下降顯示美國制造業增速繼續下滑,對美洲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影響繼續顯現。
ISM報告顯示,10月份,美國制造業PMI為50.2%,較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再創2020年6月以來的新低,連續2個月運行在51%以下。分項指數顯示,美國制造業生產活動保持相對較快走勢,生產指數仍在52%以上,但需求端壓力較大。新訂單指數連續2個月運行在50%以下。美國的持續加息對出口的影響也繼續顯現。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3個月在50%以下,且呈現持續下降走勢。高通脹及快速提升的利率正在影響美國國內需求釋放。此外,疫情對美國的影響依然存在。
持續的加息使得社會各界對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的擔憂正在上升。彭博社一份對42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預測,2023年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60%。美國經濟咨商局報告顯示,10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9月份的107.8降至102.5。
亞洲制造業有所波動,PMI有所下降
2022年10月份,亞洲制造業PMI為50.3%,結束上月上升走勢,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從主要國家看,受季節性因素和國內疫情的共同影響,中國制造業增速有所波動,制造業PMI較上月下降,是10月亞洲制造業PMI下降的主要影響因素。除中國外,日本制造業PMI較上月微幅下降;韓國制造業PMI較上月上升,但仍在50%以下;印度制造業PMI較上月微幅上升,指數保持在55%以上的較高水平;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等國制造業PMI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從近幾個月指數走勢看,亞洲制造業PMI波動幅度相對于歐洲、非洲和美洲較為穩定,亞洲整體保持穩定恢復態勢。中國、印度和東盟一些國家的經濟恢復態勢都較為穩定。IMF認為在日益黯淡的全球經濟中,亞洲地區經濟仍是一個相對閃光點。IMF報告預測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率將從2022年的4.4%攀升至2023年的4.9%。這一預測要好于全球經濟以及歐美經濟增長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歐元區 2022 年和 2023 年的增長率分別為3.1% 和0.5%;美國2022年和2023年增長分別為1.6%和1%。但也要看到,在美國加息和能源危機的影響下,資本流出與通脹壓力的輸入對于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非洲制造業增速有所回升,PMI回升至50%以上
2022年10月份,非洲制造業PMI為50.6%,較上月上升1個百分點,指數呈現由降轉升的特點。主要國家看,南非制造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恢復是帶動非洲制造業回升主要動力,南非制造業PMI較上月上升1.8個百分點至50%。從近幾個走勢看,南非制造業波動較大,穩定性欠佳,表現在指數經常在50%上下大幅波動,南非對非洲經濟波動的影響仍不容忽視。11月1日,南非衛生部證實:日前南非四省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反彈趨勢明顯,這對11月南非經濟的持續恢復帶來不利影響。除南非外,埃及和尼日利亞制造業PMI走勢相對穩定。其中尼日利亞制造業增速相對較快,PMI保持在53%以上,埃及制造業走勢相對較弱,PMI在50%以下。
非洲經濟趨于回升,但恢復穩定性仍有待觀察。IMF近期發布報告預測2022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濟將增長3.6%,要好于全球整體增長預期。大宗商品價格高升和非洲自貿區是非洲經濟復蘇的主要推動力。但在全球經濟收縮壓力加大和疫情蔓延的情況下,非洲經濟恢復的基礎仍不牢固,表現在制造業PMI的反復波動。美聯儲的持續加息也導致非洲一些國家本幣快速貶值。國際投資因美聯儲加息而撤離非洲,影響非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