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4 16:10:22 中物聯采購委
攜手能源供應鏈轉型之路 探尋綠色可持續發展之道
--在"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供應鏈專委會2023年年會"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蔡進
(2023年9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好!很高興能參加"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供應鏈專委會2023年年會",與各位業界同仁相聚在此、共話發展。我謹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當前,全球供應鏈創新發展呈現三大趨勢:一是供應鏈數字化;二是供應鏈的韌性與安全;三是供應鏈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在這三者中,數字化是關鍵抓手,韌性與安全是當務之急,而綠色低碳可持續是根本方向,是當前供應鏈發展的最高境界。今天大會的主題是"綠色·鏈接·生態,推動供應鏈高質量發展",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既順應了全球供應鏈發展大局、又引領了未來全球供應鏈發展趨勢。其中,"綠色"是根本,"鏈接"是路徑,"生態"是方向,這三個關鍵詞構成了供應鏈高質量發展的本質內涵。
借此機會,我圍繞能源綠色供應鏈的持續發展與大家交流幾點思考與認識。
一、要牢固樹立能源供應鏈"因綠而興"的頂層思維
當前,全球發展模式正在加速變革,綠色供應鏈成為一種公認的現代管理模式,各國對綠色發展整體部署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腳步變得更加迫切,"因綠而興"已經成為全球共識與使命。一是人類的未來需要"因綠而興"。當前人類生存最大的隱患就是發展不可持續,傳統的發展模式,尤其是傳統的能源模式已經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甚至開始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唯有以綠色為根本,以供應鏈數字化為鏈接,打造綠色生態,人類才會有興旺的未來。二是中國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因綠而興"。中國的高質量發展也需要以綠色為根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最根本的內涵。中國的高質量發展需要能源安全為保障,而最徹底最根本的能源安全就是擺脫傳統能源模式的制約,打造自主可控的綠色清潔能源模式,向綠色求安全,因綠色而發展。三是能源行業更加需要"因綠而興"。當前,能源行業不僅要做基于傳統能源模式保障能源供給的事情,更要未雨綢繆,腳踏實地加快發展綠色清潔的新能源,構建現代新能源模式。這是國家高質量發展賦予能源行業的歷史使命,也是能源行業未來興旺發展的根本途徑。
二、要把握好能源行業"逐綠而行"的實踐路徑
能源消費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在習近平總書記對外宣示的碳達峰、碳中和4個主要指標中,與能源直接相關的就有3個,分別是203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較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和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超過12億千瓦。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要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要義。推動能源供應鏈向著綠色低碳可持續方向發展,應當從理念、政策、科技、治理模式等多角度思考、多維度發力。一是理念鑄魂。綠色供應鏈具有戰略性特征,綠色發展是永恒的話題。綠色發展貫穿于人類生活生產的始終。因此,必然要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而且深植于靈魂。我們說綠色發展的理念就是天人合一,我們人類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回歸于自然,一定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融合發展的,這就叫做天人合一,始終要貫徹這樣天人合一的理念,你的綠色供應鏈才能真正建立起來,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二是政策賦能。有效釋放綠色供應鏈領域的政策紅利,加快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聚焦發展前沿、加強科研攻關,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探路ESG可持續發展,有效破除信息壁壘和"孤島";三是科技賦智。積極發展綠色數字融合技術,培育綠色數字產業新生態,推進重大關鍵技術創新,開發低碳技術、低碳裝備和綠色產品在各領域各環節推廣應用,大力推進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綠色化管理;四是模式賦值。首先,綠色發展,包括綠色能源體系建設需要供應鏈治理模式。綠色發展具有整體性特征,只有通過供應鏈的廣泛鏈接,才能實現整體的綠色低碳。其次,要建立環境適應機制。綠色供應鏈具有環境適應性特征,綠色發展不是固化的。氣候在變化,整個地球本身也在不斷變化。因此我們要隨著環境變化不斷適應綠色發展的各種要求。再次,要建立綠色低碳的約束機制。綠色低碳發展具有約束性特征,要推動綠色發展,一定要有所約束和標準。目前來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發展,產品的碳足跡已經不是單一企業、單一國家的問題,要按照ESG發展理念推動綠色低碳全球供應鏈可持續發展。
三、要把握住能源行業"向綠而生"的發展方向與任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這就是我們能源行業未來幾年"向綠而生"的基本任務。隨著綠色發展正在重新定義供應鏈的新格局,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的未來一定是以"綠"為生命底色的。總之,"因綠而興","逐綠而行","向綠而生",發展綠色供應鏈,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是我們能源行業未來發展的根本方向與歷史使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