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洱海保護治理工作中,我市堅持以洱海保護和綠色發展統攬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鞏固提升"6個兩年行動"工作成效,系統實施"8個三年精準提升行動",統籌推進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全力推動洱海高水平保護和流域高質量發展。
工作中,我市多措并舉改善湖泊水生態。抓實初雨防控"八清"行動,2023年共計投入人工9.69萬人次,投入資金1419.2萬元,累計清理水生植物、垃圾、淤泥等58796.7噸。系統實施水生態修復,2021年以來投放各類魚種和底棲動物共1007.07噸,種植海菜花、水生植物65萬平方米,完成水生態修復6539平方米,實施大理市洱海西沙坪灣湖濱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等一系列濕地提質增效工程。在統籌洱海保護治理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蒼山保護治理工作,林長制全面推行,蒼山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全力推進大理市35個洱海保護治理"十四五"規劃項目,完成投資31.56億元,穩步推進2023年27個年度重點項目建設,完成年度投資1.36億元;加快實施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16個子項目,目前已完工1個。
通過不懈努力,洱海水環境質量總體穩定,透明度等指標明顯好轉,洱海保護治理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洱海水質持續穩定向好,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質評價結果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洱海水質連續三年為"優",全湖水質時隔14年再次實現8個月Ⅱ類,洱海湖體透明度達到近20年最高水平。27條主要入湖河流中,24條水質達到Ⅱ類;洱海、陽溪等7件河湖被評定為省級美麗河湖,陽南溪、葶溟溪、波羅江等21件河湖被評定為州級、市級美麗河湖,洱海、陽溪被評定為2022年度州級綠美河湖;國考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考核斷面水質全面達標,河(湖)長制工作獲得水利部表彰激勵。全國首家探索流域農業綠色轉型科技小院落地運行,"順豐洱海模式"持續鞏固提升,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明顯。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項目入選全國"十四五"第二批項目清單,成功申報國家"無廢城市"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