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需求迸發隱性成本浮現
來源:大理滄龍物流有限公司 發布人:admin 發布時間:2015年4月15日 點擊:1984次
"如何讓倉庫儲能翻番,縮減人工成本,保證效率,減少物流各環節對商品的損壞?"
這是《現代物流報·智慧物流》專刊記者進行調查采訪時,方方公司物流負責人齊先生分享的關于倉庫智能升級的典型需求。
企業應用機器人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嗎?相信答案是肯定的。由于降本增效是物流始終追求的目標,企業跟隨智能物流發展大勢,可制定適合的運行方案以使機器人在各種復雜環境下施展絕能,保證物流效率的提升。
齊先生所在企業目前正考慮引進先進的自動化物流設備,特別是機器人產品,如AGV、穿梭車等,但企業對于機器人的采購、應用和維護成本高以及投資風險大等擔憂也一同襲來。面對物流智能化的發展步伐,是注重效率抓效益,還是顧及成本待觀望,許多企業也正不斷尋求答案。
追求更高效率
方方公司是國內著名廚電生產企業,產品在全國各地均有銷售,其倉庫面積合計約7萬平方米。近年來,公司就有將普通倉庫升級為智能倉庫的打算,引進機器人等自動搬運設備是必然。問題是,方方公司的倉庫設計建造時間較早,高度只有7米左右,向高處擴容難度非小,存儲空間已成定局之下,要想成功改造,必須通過自動化設備將整體效率提高。
怎樣制定方案?顯然,使用高架立體庫節約存儲空間的條件并不具備,使用密集存儲方案也不利于存取、搬運等操作。這樣的環境下,效率如何提升?有的供應商建議拆除并重建更具高度的倉庫,使用立體庫加穿梭車模式,利用穿梭車進行自動存取貨,也可節約存儲空間,但方方公司認為這樣的方案成本太高。公司希在不重建倉庫的前提下,使物流效率提升,在保證搬運等各操作環節安全的前提下,引進自動裝卸貨設備,解決人工操作速度慢、失誤較多,不能連續作業的問題。齊先生說,公司已經做足預算以支持引進機器人等設備。同時,公司在物流系統以及商品包裝和識別方面,都具備使用機器人的條件,還有專門的技術團隊做后期維護,方案一經確定,很快便能實現智能升級。
機器人在物流方面的應用案例較多,汽車生產物流較具代表性。大福(中國)有限公司 (簡稱:大福)AGV中國區總監周益豪在接受《現代物流報·智慧物流》專刊記者采訪時介紹說,在大福實施的物流集成項目中,汽車生產企業占比較大,智能小車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縮寫,即"自動導引運輸車")在生產和物流環節是高效的搬運設備。
在汽車生產車間,AGV主要是將承載的各式物料運送到各個不同的生產線上生產;在倉庫內,小車可以將生產線上的成品搬運到倉庫儲存。在焊接車間,運用機器人可以完成高精度的專業操作,也利于實現流程化生產。
在其他行業制造企業大福的案例也較多,如電池制造、電子制造等。另外,其他領域如醫藥、煙草、家電、化工等都是機器人應用的重要領地。自動化立體倉庫以及穿梭車在這些領域的應用更廣,特別是在創新升級方面穿梭車有較多亮點,尤其是快速、準確搬運的特點,相比人工和傳統搬運設備更加靈活和高效。目前,國產穿梭車的穩定性也有所加強,其可以循環往返搬運物料或成品,像倉庫里永不疲倦的"小巨人"。機器人在物流領域的其他表現形式,還有智能分揀、自動輸送等,這些設備正不斷地進入物流的各個環節,這是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企業革新管理方式、提高效率的核心要求。
化解 "隱性"成本
雖然企業對于機器人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多數成長型企業在設備選型時,迫于成本和投資風險等壓力顯得顧慮重重,汽車行業的一些實例較有代表性。這些隱藏在效率背后的成本或問題有哪些呢?周益豪以大福實施的汽車行業項目為例,逐一向記者揭密。
一般來說,選擇機器人用于企業的生產物流環節,企業就要分析兩方面因素:一是質量成本。在人工搬運條件下,運送物料過程中產生的錯誤概率企業能否承受和避免,如果不能接受,且必須提高產品質量,就要考慮提高質量成本,選擇投資較大自動化、智能程度較高設備,包括機器人。
二是應用機器人能否按時收回成本。企業通常會做足相關的數據、成本分析等工作。根據以往的經驗,企業需分析收回成本的年限,再決定是否采用。一般來說,企業如果能在2~3年內收回成本,決策層將很快確定采用;3~5年能夠收回成本,決策層需要進行較長時間討論;5年以上收回成本,決策層基本不決定采用。此外,企業還將對比分析來自市場和經營中的一些不可預知的變化,如果投入機器人占用資源和資金過多,企業恐難從容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
總之,企業選擇和應用機器人,看重效率,更要分析成本。后者是企業應用理性分析,顯性成本是采購機器人的直接成本,引進和應用所帶來的隱性成本問題才是企業最需重視和解決的。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現代物流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戚銘堯認為,企業決定采用機器人前,除計算采購成本外,更注重應用和維護成本,預估投資風險。后者往往更為重要,機器人相關技術成熟與否,應用以后維護工作是否更復雜,是否還帶來許多使企業改變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等一系列新問題,這些能否在投資初期進行預判,并在實施中一一化解,怎樣制定方案,許多企業也許尚不明晰。如今,我國具有很多采購機器人能力的企業,其若能更多地了解機器人,科學計算投入產出比,就能合理引進。
隨著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建設和升級智能倉儲成為必然趨勢,企業采用智能化設備和機器人的需求逐漸放大,應用范圍將更廣。當成本壓力來襲,應用企業需與機器人廠商、系統集成商共同面對,供求雙方也需拿出切實可行性方案,著力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