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網購、O2O零售大戰,當消費者享受著便利的購物體驗時,企業可能正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逆向物流,也就是由于缺陷召回、退換貨等引發的從客戶端到企業端的物流。
2015年12月19日,上海市物流協會逆向物流分會在同濟大學正式發起成立。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曙光研究院院長郝皓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引發逆向物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換季退貨、維修退貨、積壓庫存、生產報廢等,估計占到企業銷售總額的5%左右。
根據專業機構的調研預測,中國物流市場的容量大概在5萬億,而逆向物流約占其中的20%,也就是說,逆向物流高達1萬多億元。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逆向物流的成本占到了總成本的20%以上,遠遠高于發達國家企業4%的平均水平。實際上,逆向物流現在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發展的"瓶頸"。
"因為逆向物流無法預估,現階段,絕大部分的企業還只是將注意力集中在正向物流的發展上,并沒有真正意識到逆向物流的價值。"郝皓說。
龐大的物流成本
哪些領域正在貢獻著龐大的逆向物流的市場空間?
郝皓分析說,首先,大量的逆向物流來自于電商網購帶來的退貨。專業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2013年"雙十一"電商退貨率平均占到銷售量的25%,部分商家高達40%。
2014年3月15日,國家頒布了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網購可享七天內無理由退貨。
而根據國家郵政局的預測,2015年"雙十一"期間(11月11日至11月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件、快件業務量將超過7.8億件,最高日處理量可能突破1.6億件。這也將會產生巨大的退貨量。
其次,與網購相似,線下零售也存在同樣問題。比如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蘇寧家電(包括永樂)等大型零售賣場每月或每季由于產品換季、滯銷、質量、包裝等問題退貨給供應商是一種"常態"。
上汽大眾高級經理陶鐵元表示,汽車業也會有大量的逆向物流,包括汽車零部件退貨、汽車召回、報廢汽車資源再利用、生產中的廢棄物處理等。
郝皓說,產品風險存在于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比如產品過時或者過于超前,不適應市場顧客的需要,產品定價不當導致庫存退貨,而這些,也會引發不同類別的逆向物流。
雖然我國逆向物流目前處于觀念引進的階段,與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但對于逆向物流的重視,已經開始。
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逆向物流和綠色物流。2015年7月4日,《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強調,"充分發揮互聯網在逆向物流回收體系中的平臺作用"、"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開展信息采集、數據分析、流向監測,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
企業新的利潤中心?
但由于退貨、召回等發生的不確定性,企業一般并不會在逆向物流上做過多的投資,這也反過來形成對企業利潤的侵蝕。"事實總是我們知道有逆向,但是壓根不知道這些產品去了哪里,處置的費用有多少。"
調研發現,現階段,絕大部分的企業管理者還只是將注意力集中在正向物流的發展上,并沒有真正意識到逆向物流的價值。
同時,由于逆向物流無法預估,且對于系統的柔性化要求較高,我國現有的物流信息網絡很難達到要求,各企業也因持懷疑態度而不愿投資。
另外,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仍是我國現階段最有利的資源,因此,企業并不愿意在物流上做過大的投資。而且我國相關的立法也不夠完善,對于企業的監管力度亦不足。
但事實上,從國際經驗來看,郝皓說,逆向物流可以成為企業的利潤中心。在中國許多企業還在承受占總成本20%以上的逆向物流成本時,全球范圍內的一些主要跨國企業如杜邦、巴斯夫、寶馬、IBM、康明斯等,都因為積極實施逆向物流而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郝皓說,上海既有"四個中心"建設又有自貿區等"天時地利"的優勢,而且全球500強企業多在上海集聚,有著大量的逆向物流需求,但目前不管是從事逆向物流的企業還是相關人力資源,普遍稀缺。因此,上海更有必要構建逆向物流的資源平臺,對逆向物流管理的規范、標準、技術、體系和信息系統等展開研究和探討,針對電商環境下越來越多的退貨和制造企業的產品回收及召回等問題,組織物流企業和生產企業展開治理改善。
據介紹,上海市物流協會逆向物流分會目前正研制起草四項逆向物流的國家標準:《非危液態化工產品逆向物流通用服務規范》、《非危液態化工產品逆向物流方案設計要求》、《非危液態化工產品逆向物流服務質量評價指標》與《非危液態化工產品逆向物流作業規范》。與此同時,逆向物流分會聯合國際逆向物流協會(RLC)提出并開發全球首個"主動式逆向物流管理參考模型(RLOM)",填補了該領域的國內外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