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供大有可為!
"煤改氣"的盤子有多大?陜西燃氣設計院院長郭宗華向記者展示的一組數據顯示,全國約有工業燃煤鍋爐47萬余臺,年耗煤約4億噸,其中70%為10蒸噸以下鍋爐。"大氣十條"規定,10蒸噸是紅線。"十三五"期間,需要改造的鍋爐約12萬蒸噸,年運行時間按3000小時算,需要燃氣約266億立方米。工業燃煤爐窯約4.62萬臺,年耗煤約1.5億噸,"十三五"期間考慮約1/5改用天然氣需240億立方米。以上三項合計需氣826億立方米,點供市場潛力無限。
但"煤改氣"目前還有不少制約因素,由于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導致部分企業關門停產或者限產,無資金改造。此外,使用天然氣成本增大,產品缺乏競爭力,部分企業仍試圖走煤炭清潔燃燒路子。農村經濟承受力差,用氣量小,離開補貼可能寸步難行。"郭宗華說。
未來LNG不是要完全取代管道燃氣,而是現有氣源的補充,在應急調峰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從管道側來看,LNG點供模式在現行政策下,從長遠來看無法與管道氣競爭,未來會形成一種互補關系。"發展LNG點供,把成本降下來,可以做大LNG行業的蛋糕,也能做大整個天然氣行業的蛋糕,社會的整體效益也會有提高的空間。"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說。
LNG點供不能"放養"
目前,大多數城市燃氣管網建設已較為完善,政府部門出于燃氣安全性等方面的考慮,在LNG氣化站建設手續審批上也有所限制,因此目前也沒有相關的支持文件。
隨著"煤改氣"持續推進,在主干線管網難以覆蓋的地區,LNG點供漸熱。但各地區對點供態度不一,建站標準也沒有明確的規范和要求,加之很多企業在建設過程中只為逐利卻忽視城市燃氣規范的安全標準,導致LNG點供一直處于"灰色地帶"。
現在,徘徊在"灰色地帶"的LNG點供企業將面臨整改。日前,成都市安監局、質監局、消防和經信委四部門就聯合發文,規范"煤改氣",文件細則雖然不夠具體,但也算是給無序生長的LNG點供戴上了"緊箍咒"。
未來會有更多的地方效仿成都,使行業和市場發展更加規范。在監管的同時,更要賦予LNG點供合法權益,降低氣源價格,繼續落實"煤改氣"、村村通補貼,做到有收有放,引導LNG點供合理健康發展。
各方對待點供的態度
政府:目前主要有廣東部分地方、山東、湖北政府發文明確表達對LNG點供態度。廣東部分地市發文約束LNG點供項目發展,湖北省則干脆叫停自建LNG儲氣場站,而山東卻力挺LNG點供發展,其他許多地方政府對LNG點供項目持不支持、不反對態度。
燃氣企業:為促進市政公用事業發展,2004原建設部頒布《市場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對城市燃氣發展起到了顯著效果,作為投資回報,燃氣企業獲得20~30年不等特許經營權,最近興起的LNG點供對燃氣企業市場發展確實沖擊不小,對LNG點供反對最強烈的非燃氣企業莫屬,紛紛對"點供"、"生物質"圍追堵截。
LNG用戶:經濟增速放緩大背景下,企業難以承受高價管道氣,改用LNG點供可以降低經營成本,發展點供態度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