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如何看待此次《意見》出臺的意義?
劉毅軍:我國油氣體制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在國際上找不到先例。以天然氣體制改革為例,美國和歐盟有相對成熟的經驗。但美國是在天然氣發展成熟階段進行改革,改革領域主要在中游,通過中游管網改革實現多主體氣源的自由流動。歐盟也是在將進入成熟階段時開始改革,也主要集中在中游。而我國是在快速發展階段的中期進行改革,改革主要領域不僅包括中游管網,還涉及上游礦權。單就管道來看,我國管道建設還處在大發展階段,大量管道特別是區域管網需要建設,需要鼓勵投資。現在宏觀經濟形勢疲軟,能源相對過剩,替代能源競爭激烈,這些都是美國和歐洲改革時沒有碰到的問題。因此說復雜性和艱巨性在國際上沒有先例。
在此背景下,我國天然氣體制改革要走漸進性的道路。實際上,美國和歐盟推進天然氣體制改革都經歷了較長時間,我國也需要經歷較長時間,不可能一步到位。
因此,現在出臺的《意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能邁出這一步就是難能可貴的。盡管在目前的約束條件下,很多問題還沒有明確具體的改革路線圖,但是《意見》強調了市場要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用市場化競爭來不斷擴大能源供給保障安全,下一步就是分步驟、因地制宜地實施。具體看,《意見》最大的亮點,一個是上游礦權改革,另一個是中游管網運營機制改革。
記者:近年來,我國在上游油氣勘查開采體制改革方面穩步探索。《意見》在這個方面有哪些新的提法和要求?
劉毅軍:過去我們主要解決頁巖氣等增量礦權問題,而此次出臺的《意見》有所轉變,不僅要解決新增礦權問題,還包括常規油氣等存量礦權問題。《意見》明確提出實行勘查區塊競爭出讓制度和更加嚴格的區塊退出機制,這里面都涉及存量礦權問題。
競爭出讓是比較新的提法。退出機制是指在規定年限內,如果滿足不了工作量、投入等政府相關要求,要將區塊退出來,讓資源在市場上盤活。與退出機制相比,競爭出讓機制更多強調已有礦權能否出讓,讓更加了解相關區塊的企業,更好發揮該區塊的作用。由于現在油價比較低,競爭出讓比退出機制更具有操作性價值,這是改革更好的突破口,能讓市場更好地活躍起來。
短期來看,上游礦權改革很難見到實質性效果。這是由于油價比較低,很多公司都未必敢投入。所以可能的情形是,一些區塊先在幾個大石油公司之間流轉。但中長期看,會有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進來,通過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參與實際運營和管理,在此過程中積累經驗加快成長。
對于大石油公司而言,市場競爭帶來的更多是機遇。盡管有些業務短期內會受到影響,但是大石油公司對行業的理解是最好的,也有多年的經驗積累。在競爭中能夠重新謀劃發展能力,發展好了會更有活力和競爭力。
記者:在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干線管道獨立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劉毅軍:《意見》明確了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干線管道獨立的大方向,同時也強調具體操作是分步驟的。從國際經驗看,首先是財務分開,然后是管理分開,最終是產權獨立,中間也有多種多樣的形式。
現在有些人過于強調所有權,實際上運營權更加重要,或者說運營規則更加重要。美國和歐盟的經驗表明,通過運營權的合理設置,可以有效克服產權獨立性的不夠。因此今后一段時期,石油公司要更重視管理權和運營權問題,在運營規則的制定中應更有主動性。
在推進干線管網獨立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監管力量和監管文化的培育。改革真正能推進到什么程度,這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要加快建立完善整個監管體系,不僅有政府機構,還要有大量獨立的中介機構,包括深耕監管文化和監管土壤等等。這與上文所講的運營規則是緊密關聯的。
此外,《意見》強調了干線管道要獨立,要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離,但是對于區域管網,沒有明確地提管輸和銷售分離。然而從發展上看必須走這一步,因為要對其定價進行監管,必然要求分離。改革真正的難點在區域管道上。
記者:在油氣產品定價機制改革方面,您最關注哪些問題?
劉毅軍:定價中心是油氣定價機制市場化的最高級形式。當前,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30%,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65%,必須有一個價格發現的中心,才能真正反映我國市場的實際情況。但現階段,我們還看不到現有交易中心在定價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下一步如何在現有交易中心基礎上發展定價中心,發現價格信息,從高層次推進市場化發展,應該有更明確的方案。
從美國和歐盟的經驗看,天然氣產業鏈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出現現貨市場,通過多交易中心方式推進市場化,把分散的交易匯總到交易中心操作,大大提高價格的公平性和規范性。目前他們已經在交易中心基礎上發展出了區域定價中心,定價中心在資源配置方面起著更核心的作用,不僅是量的問題,還有發現基準價格等作用。
目前,亞太地區還沒有天然氣定價中心,新加坡、日本等多個國家都在爭奪,而我國也具備建設定價中心的條件。我個人覺得定價中心在改革中是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應把這個問題納入改革整體考慮當中,盡早進行謀劃。